
上海蘑菇教育会告诉广大学员:“我建议你们善用分钟,这样小时自会善用自己。”“I recommend you take care of the minutes,for the hours will take
【上海蘑菇教育】◆24小时咨询热线:400-888-4051 QQ:3311867622◆上海蘑菇教育专注于托福课程,在线预约可享免费试听课程,更多优惠请电话咨询在线值班老师!!!
大量阅读,而且要有想法地读。想一想,作者用这个比喻句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吗?这个角色设定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美国社会?只有*大量阅读才能斟酌到每一个词的意思。

TOEFL寒暑假集训班(90-100+)(3-10人班)
托福考试或入学测试成绩:
70+
课程目标:
学员词汇量达到8000+,完美的理解阅读和听力篇章,出色完成写作和口语任务
课程特点:
以考试技巧和题型讲解为主线,
帮助学生分析托福考试出题思路,以官方真题为主要练习素材。摸透官方真题的出题思路,帮助
学生查缺补漏,渗透学科背景。

如何在托福口语考试中阐述观点
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是托福口语部分的*题和第二题的考试内容。通常这类话题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事物,考生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此类题目更多的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应对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在托福口语考试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呢?
1、尽量按照总分的结构进行叙述,单刀直入,这也是西方人习惯的表达方式。由一句主题句引出观点与中心,让考官能够清晰地得知叙述的主题,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考题中出现了问题,则应该开门见山地回答问题,切入主题,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为接下来的详细叙述理清层次以及节约时间,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则可以再增添一句总结的话语,使叙述详尽完整。
2、在叙述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利用逻辑词汇,这样使文章的逻辑顺畅,条理清晰。*人说话习惯靠上下文去分析句与句的关系,但是西方人不同,他们习惯用逻辑连接词来表达句子关系,如果按照*人的思维去说英语,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句子罗列,这样的分数常常会十分的不好看。论点的叙述,则应该尽量在草稿上简单罗列,讲述时由浅至深,增强逻辑性与条理性。所以,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找个老师跟踪*,洛基英语的一对一课程针对性地为学生纠正口音以及语言习惯等问题。

如何打造托福高分独立作文
一、如何简单快捷写出漂亮开头
托福独立写作的开头无外乎介绍背景,引出话题,表明观点和限定下文发展四个方面。背景介绍一定要把握住关键词,不能跑题。很多学员死记硬背了一些开头句式,遇到什么题目都往里面套,结果当然很牵强。很多独立写作的题目完全可以逆向思维,题目说什么往往现实生活缺什么,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入手去写。
二、如何有效地陈述并展开论点
根据OG,评分人员评估考生作文的质量,即评估考生如何展开论点,组织文章结构。所以考生要学会用包括事例、细节、理由等在内的各种方式来支持文章的观点。我的主体段落通常采用总-分-总的思路去写。主体段落*句必须是观点清楚的主题句,这个段落必须围绕主题句的controlling idea来展开,否则就会出现不切题的可能。论点的展开我通常会用到的写作手法有原因分析法,后果延伸法,反面假设法或正反对比法以及举例论证法,*后以归纳总结作为整个段落的结束。运用这些方法写出的文章自然逻辑性强,组织严密,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
三、简单高效的结尾
很多考生在前文纠结时间太好,以至于*后没有时间去结尾。没有结尾的文章结构是不完整的。结尾可以从单个方面入手:concluding phrase,restatement of your standpoint and summary of your ideas.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考生的构思好文章开头后就可以很快地敲定文章的结尾。希望上述我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能对更多的考生提供帮助,愿大家早日考出理想的分数和申请到自己理想的学校。

经验分享:备考达人托福IBT考试阅读心经
在IBT阅读中,甚至可以扩展到ETS所有考试的阅读题目中,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paraphrase,意译。无论是题干还是正确选项,大都能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话来与之相对应。即题目是原文的意译。这种意译是*同义词来完成的。即题干中多用近义词来对原文中的句子进行替换,来达到提出问题或者提出正确答案的意思。准确把握意译,是多数题目中准确在原文中定位信息、或者在迷惑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那个,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会结合实例解释这一点。
关于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文章的问题。也就是做题时间安排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我与有的朋友也有过争执。我个人习惯是先用5—7分钟的时间通读全文,然后平均每个问题有1分钟的时间来回答。由于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了熟悉全文的基础上,每个问题又有足够的时间返回全文,每个选项都一一进行斟酌。我认为这样准确率比较高。但有的朋友本着居家过日子的心,认为1000多字的文章只出十几个题,必然有一些信息是没用的。这样通读全文就会浪费掉一些时间,不如先看题再回去找来的痛快。对此我不好妄加评论。每个人都应该*考前大量的练习来制定出*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