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医名家多道士
课程导航
为啥中医名家多道士报名
为啥中医名家多道士新闻
为啥中医名家多道士环境
热门课程:
400-882-6311
  • 学校新闻

为啥中医名家多道士

  传统道家文化与中医渊源深厚。在中医发展史上,一些著名医家学得了道家文化的精髓。与此同时,从道家名士中也产生了不少中医大家。
  东晋著名医家葛洪,他同时也是当时的道教领袖之一。他不仅著有《抱朴子》等道家经典,而且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书。当代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而获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就是得益于葛洪医著《肘后备急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之启发,采用青蒿素治疟,并以低温提取法(乙醚冷浸法)制取青蒿素,解决了高温炼制而导致药效丧失之难题。
  南朝陶弘景是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经集注》《养性延命录》等影响颇为深远的医著。他同时又是一名道士,在外丹炼制和内丹的修炼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
  唐代孙思邈是一代名医,堪称大医,其医著《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的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他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至今为人们所称道。孙思邈同时又是一名道士,他又名孙真人。他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医,与他道士的身份不能不说没有关系。
  唐代王冰以注《黄帝内经素问》而闻名,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创新。他少时笃好易老即道家之学,讲求摄生,号启玄子。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刘河间与道家颇有渊源。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年轻时进道观当过几年道士。老道士患病,他外出寻医,在这过程中自己也学医,边修道边学医,*后成为一代宗师。刘河间又名刘守真,守真是道家的术语,可见他受道家影响之深。
  明末名医张景岳著有《景岳全书》,他纠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之偏,力主温补,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张景岳医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理学就是道家和儒家的结合。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的中医名家,是当时中医界的泰斗级人物,被称为“*近代医学*人”,其医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时至今日在中医界仍颇具影响力。浏览张氏的医著,可知他十分看重道家,除了把道家的养生方法融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外,对道家的主要经典《丹经》也推崇备至,他在《医学宜参看<丹经>论》一文中,把《丹经》与医家的*重要典籍《黄帝内经》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是相通的,可相互参照。他说:“《内经》与《丹经》皆始于黄帝。然《内经》为世俗共用之书,故其书显传于后世。《丹经》为修士独善之书,故其书秘传有专家,所谓教外别传也。其后分门别派,或书籍留贻,或口诀授受,著述虽纷不一致,而当其内视功深之候,约皆能洞见脏腑,朗若掣电,深究性命,妙能悟真,故其论说皆能与《内经》相发明。”《丹经》是介绍内丹修炼的典籍,数量浩瀚,主要有《道德经》《阴符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金丹大要》等。这些实际上就是道家的重要经典。张锡纯推崇《丹经》,必然对这些典籍熟稔或有涉猎,可见他对道家了解程度之深。
  儒家,道家与中医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中的道家与中医的渊源尤为紧密。儒家主要是从道德观念的层面给予中医以影响;儒家,其“以法疗病”的理念及医疗技术才逐渐融人中医;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与道合真,羽化而登仙,对身体的珍视无以复加,因此极为重视养生,把养生和修道、得道视为一体,如道家经典《妙真经》写道:“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因此,道家与以防病治病为宗旨的中医*为贴近,不仅其理念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其养生保健的不少技术和法则也转化为中医重要的防病治病的治法治则。
  一、中医的主要理念源于道家
  中医受《易经》的影响*为深刻。众所周知,《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张其成先生说:“在先秦典籍中,只有《周易》为儒、道两家所共尊——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儒家和道家均把《易经》奉为*高经典,进行各自的阐释。《易传》为儒家所阐发,它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对《易经》进行诠释;而《易经》中与中医有关的理念却是由道家大力发扬的,如阴阳五行理论,道家将其进一步细化、系统化了。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不少观念源自于《易经》。《易经》与《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均成为中医的指导理念。阅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可知这并非虚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道家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
  《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整部《易经》都被解读为阴阳两字。《易经》里虽然没有说到五行,但按张其成先生的看法,《易经》里所说的四象八卦就是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关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行学说用于阐述阴阳理论有关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具体有三句话:“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通论》)中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身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的思维模式“取象比类”、中医的治则治法等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这是中医学界的通识,这里不再赘述。
  2、道家的“清净无为”是中医倡导的“恬淡虚无”的先声
  《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尽管无限大并包容一切,但却是不能把握、不可言传之物。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一种常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自然无为”的,因此可以无不为,可以开创一切,可以产生奇迹。韩非《解老篇》从《道德经》“自然无为”的观念解读出“少欲”的理念,并指出“少欲”可助身体健康:“民少欲则血气治而举动理……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
  《内经》沿袭了《道德经》中有关“自然无为”的哲理及“少欲”的观点,认为*“治神”,使精神意识保持“恬淡虚无”的状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此类似的表述,还有《灵枢•上膈篇》中的“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就是说,按照“恬淡守静,内敛不争”来进行自我修炼,是能收到培育真气、预防疾病的效果的。
  3、道家的“人法自然”推演出中医的“顺应天时”
  《道德经》认为,天地自然,是道之化生和体现,因此人们必须顺应、敬畏天地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必须效法天地自然,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
  《道德经》的这一重要哲理在《内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内经》要求人们必须根据天地四时的变化,来调整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和措施,以获取切实的效果。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化不可待,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
  4、道家的“冲气以为和”是中医“以平为期”的基础之一
  “平和”是《易经》和《道德经》所重视和强调的哲理之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道的存在到万物的产生,其间有一个过程,即道产生阴阳,阴和阳碰撞交合后产生平和之气,从中才产生万物。可见平和之气之重要,万物从本质上来说,是应具备平和的性质的。
  《内经》特别重视平和,认为它是健康之体的表征,是防病治病所要达到的目的。在理念上它应当是源自《道德经》“冲气以为和”的(当然也受到儒家“中庸”“中和”之类观念的影响)。《内经》反复提及的“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就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总的治则治法,其实质就是在动态中达到平和。《内经》还多次强调“以平为期”。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5、道家的“治未乱”推导出中医的“治未病”
  《道德经》中有“治未乱”的哲理,如“见小曰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还有“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指出,力量脆弱之时,容易消解;问题细微之时,容易化解。
  “治未乱”这一哲理体现在《内经》中,就是“治未病”的观念。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理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椎,不亦晚乎?”又如:“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再如:“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都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并比较了“治未病”与“治已病”之完全不同的结果。
  6、道家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