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兼职兼薪,“适度”很关键
课程导航
高校教师兼职兼薪,“适度”很关键报名
高校教师兼职兼薪,“适度”很关键新闻
高校教师兼职兼薪,“适度”很关键环境
热门课程:
400-882-6311
  • 学校新闻

高校教师兼职兼薪,“适度”很关键

  高校教师兼职兼薪,“适度”很关键,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奥鹏教育新闻资讯频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
  对高校教师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重磅利好政策,自此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兼职兼薪啦!事实上,高校教师参与兼职兼薪早已不是新鲜之事,与其偷偷摸摸中“暗流涌动”,倒不如摆到台面上“光明正大”,以充分释放改革的善意和红利。同时,允许高校教师兼职兼薪,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才资源效益的*化,增强了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影响力,于公于私均大有裨益。可以说,*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从政策层面为广大高校教师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引燃了他们创新创业的激情,激发了他们协作交流的活力,也必然形成知识流动、知识生产的大好局面。
  当然,为这一重大利好政策叫好的同时,还应关注政策文本中的一个重要词汇“适度”。应当讲,此处所言“适度”之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稍有偏差,小则引致政策走偏,大则导致严重背离政策之初衷。有鉴于此,把握好这个“适度”要求显得尤为关键。
  于高校教师个体而言,切忌“舍本逐末”。教书育人乃教师之神圣职责,履行好教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为守“业”之本。故而,高校教师参与兼职兼薪之大前提,应首要治学为本、育人为先、术业有专,并能留足时间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那些把大量精力用于兼职活动,甚至从事与产学研不挂钩、与本职工作毫不相干的兼薪工作的高校教师,势必会对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冲击,丢了本分、忘了初心、乱了分寸。其实,该政策也同时申明了要把教学业绩和成果作为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加大对教学型*的岗位激励力度,同时还鼓励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手段创新等。由此来看,在这一张一弛之间,拿捏有度弥足珍贵。对于一些有能力并有精力的教师而言,允许兼职兼薪带来的是利益倍增效应,符合公平的劳动分配原则,理当成为社会的中高收入群体,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当然,教师自身更应正确看待兼职兼薪引起的权利与义务责任的变化,重视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能越规逾矩。
  对高校自身来讲,在空前开放、多元、共享的环境中,“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显得尤为必要。为此,高校应做到“四个转变”:一是高校办学由相对封闭转向开放共享。鼓励广大教师既可参与决策咨询、扶贫济困、公民服务、科学普及、学术组织等公益性兼职活动,还能从事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兼薪工作。二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硬性量化转向柔性价值。*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搭建学术科研平台,内生性把教师引向教学学术专注。同时,将多点教学等兼职同步纳入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中,将教学业绩、对外智力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成果与课题、项目一并合理纳入考核体系,形成以知识价值为基准点、权责利为平衡因素、“多劳多得”为结果评价的柔性考核体系。三是对成果的评价周期由短期转变为中长期。从知识生产角度来讲,那些原始创新的重大知识发现,均是在宽松自由的长期积累中突生而来。因此,合理确定评价时限,避免短期频繁考核,形成中长期激励导向,以防止滋生急功近利、学术不端等负面取向。四是收入分配机制从岗位层次均等化转向人力资本运营的价值认定机制。回归学术本位管理、评价,突出业绩贡献有回报,权益有保护,监督有力度,形成合理的智力劳动补偿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促进新政策落地生根。
  当然,高校教师从事兼职兼薪的行为,不能仅从自身角度对其评头论足,更应从外部环境、形成机理、策略供给等综合视角予以检视。
  首先,就社会外部环境来谈,政府应积极营造“让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社会氛围。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制度,让各类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在配置资源中充分认识、正确估价高校教师的智力价值和知识价值,用利益杠杆调动其积极性,为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其次,从形成机理分析,理当诉诸大学本体价值,厘定“知识价值”的核心要义。即知识价值指的是知识生产中所凝结的人的科学劳动,是一种“潜在的价值”,只有*转化和交换才能变成现实的价值。故而,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以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有效对接,为教师科研行为有效增益。
  *后,从策略供给出发,在应对民间资本、营利性组织等进入公共教育领域之时,应谨慎保有选择性和灵活度,保持适度张力。进一步把握高校教师的成长特性,优先给予其精神性奖励,
  逐步形成教学、科研、服务等多功能兼备的共生共荣的学术社区,让创新成为共同体的一种价值导向与思维方式,为高校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